科研团队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团队

科研团队

时间:2008-07-14


现任实验室党支部书记、主任:曹晓东  研究员(2024年至今)

15089e4ff8b358fc.png

200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2009年7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人工智能与高速电路实验室工作,现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高性能芯片研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人工智能与高速电路实验室主任、射频集成电路与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委员。

目前致力于结合前沿数字信号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性能数模混合集成电路、高性能射频集成电路及其电子系统的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工作。

现任实验室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宁欣  副研究员(2024年至今)
宁欣.jpg

        

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目前担任中科院半导体所人工智能与高速电路实验室副主任,青年研究员。入选2022斯坦福大学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担任IEEE、CAAI、CCF高级会员。担任CSIG视觉大数据专委会、CSIG多媒体专委会和CAAI青工委委员。在国内外知名期刊或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第1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80余篇, 10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谷歌学术引用3500。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撰写英文专著1部。担任Signal Processing期刊的编委,担任Information Fusion(IF=18.6)、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等多个SCI期刊的客座编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等项目多项。获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半导体所首届“青年创芯奖”一等奖;本人或指导学生获国内外人工智能算法竞赛冠军18余项。


现任实验室副主任:陈刚  副研究员(2024年至今)

陈刚.png

       201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近年来主要开展智能优化算法、混合信号盲解调以及人工智能芯片方面的研究探索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

 

历任实验室主任

第一届实验室主任:王守觉  院士

王守觉.jpg

1925年6月出生,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曾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等职,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他是《电子学报》编委会主任,《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编委会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值与模糊逻辑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AD与图形学委员会名誉主任,北京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神经网络委员会主席。

王守觉院士是我国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技术最早奠基人之一,1956~1966年间,为解决我国国防科研所需高速计算机的器件与电路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8年他原创了并在国际上最早发表了集成高速模糊逻辑电路DYL,依此研制的高速数模转换器电路使我国集成8位D/A转换器转换时间由80纳秒缩短至 4纳秒以下。1990年起,王守觉院士致力于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等机器形象思维的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基础研究,他承担了神经网络的实现和应用技术的国家攻关任务,研制成我国唯一产品化的半导体神经网络硬件系列,两次被评为国家“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他这方面新的工作,获200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和2002年台湾潘文渊文教基金杰出科研奖。

第二届实验室主任:石寅  研究员
石寅老师.ipg.jpg

1951年7月出生,1986年获中科院半导体所博士学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中科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任中科院半导体所学位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电子学报》编委,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长期从事新型高速电路研究,作为主要成员,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国家发明三等奖一项;光华基金个人三等奖一项;北京科技进步奖一项。至今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已获授权两项。2012年在中科院半导体所“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与高速电路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高性能数模混合电路及其系统集成和设计方法学的研究。承担了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中科院半导体所知识创新等多项科研项目。

第三届实验室主任:鲁华祥  研究员(2012年-2017年)
鲁华祥.jpg

1985年在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1993 年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硕士和微电子学博士学位,1997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现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神经网络与计算智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半导体神经网络智能感知与计算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类脑计算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类脑神经计算方法、微电子类神经计算芯片和系统研究、不确定性及非完全信息处理等研究。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盈科优秀青年学者奖”、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95’电子十大科技成果”奖、部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1本,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第四届实验室主任:李卫军    研究员(2017年-2023年)

李卫军一寸照(白色背景).jpg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美国罗德岛大学访问学者,深圳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团队”首席科学家,深圳大普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TO,IEEE、CAAI、CCF高级会员,中国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专家委员,国际高性能大数据暨智能系统会议(HPBD&IS) 指导委员会委员,HPBD&IS2019、2020、2021会议组委会主席。

长期从事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数据建模领域的学术研究、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工作,研究出多种仿生视觉计算模型与算法,应用于安防、智慧城市等行业产品,多次获得行业奖项;突破智能存储管理与控制技术,完成DPU芯片设计与开发并成功量产;系统研究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算法与实现技术,研究出模式识别专用神经网络计算机系统并实现技术转化。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部,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完成科研成果转化10余项,实现经济效益近亿元。

 

 

上一篇:无

下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