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各部门:
为加强所内各科研方向之间的学术交流与相互了解,围绕半导体领域的重点攻关方向进行头脑风暴,形成轻松活跃的学术氛围,凝练新的科学与技术问题,碰撞出高度合作的全链条解决方案,为重大项目部署建言献策,半导体学术沙龙将于2024年10月31日在半导体所3号楼320会议室举行,诚邀各位老师的参与!
本期主题-题目:用于先进成像和低温计算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报告人:刘安金
主持人:杨华 蒋琦 吴江滨 伊晓燕
联系人/记录员:贾政恺
时 间:2024年10月31日 15:00
地 点: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3号楼320会议室
摘 要: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因其优越的性能在传感、光互连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等领域,宽带波长连续调谐VCSEL是核心光源,受到广泛关注。在未来百万级q比特超导量子计算系统中,低温高速低功耗VCSEL是低温光互连的理想光源。报告将首先介绍我们在可调谐MEMS-VCSEL方向的进展,实现了27nm的波长调谐范围,并具备同时监测输出光功率的功能。然后介绍我们在低温(4K)工作的高速VCSEL的进展,首次实现了4K温度下大氧化孔径VCSEL的单模工作, 4K温度下无误码传输速率达到32Gbps,具备100Gbps传输速率的潜力。
报告人简介:
刘安金,男,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科学院高层次引进人才计划入选者。2006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1年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导师:郑婉华院士)。2012年到2015年在德国弗劳恩霍夫海因里希赫兹研究所和柏林工业大学(导师:Dieter Bimberg院士)工作。2016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新型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光子集成芯片、微纳光子器件等研究工作。近5年首次实现了集成功率监测功能的可调谐MEMS-VCSEL和亚洲首颗低温(4K)工作的高速VCSEL。在Photonics Research、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主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包括4篇关于VCSEL的综述论文。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德国“洪堡”学者、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创新技术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奖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