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各部门:
按照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办《关于2025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第二批联合基金项目及2026年度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储备)申请的通知》,现征集申报2025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第二批联合基金以及2026年度面上项目及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有关事项简要通知如下,详细通知见附件。
一、项目申报类型
(一)2025年度第二批联合基金项目
2025年度第二批联合基金项目(包括市基金-朝阳、海淀、丰台、昌平、大兴、北京经开区联合基金)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商业航天、合成生物、创新药物、人工智能赋能的科学研究等重点方向开展资助工作。项目类型分为重点项目和培育项目两类,其中重点项目每项资助强度为100/300万元(指南中未单独说明的,资助强度统一为100万元),培育项目每项资助强度为30万元,项目实施周期均为3年(指南中单独说明的除外)。
(二)面上项目
面上项目旨在鼓励科学技术人员在市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开展探索性的科学研究,为培育新的学科、产业生长点奠定理论基础。资助强度不超过20万元/项,资助期限不超过3年。
(三)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旨在资助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注重培养其独立主持科研项目、进行创新研究的能力。资助强度不超过20万元/项,资助期限不超过2年。
二、申请要求和说明
申请人请认真阅读《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25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第二批联合基金项目及2026年度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储备)申请的通知(市基金办)》(附件0)、《2025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第二批联合基金项目及2026年度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储备)申请须知》(附件1)、《2025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第二批联合基金项目指南》(附件2),《2026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指南》(附件3),核查申报条件与限项规定,正确选择项目类型、指南方向。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人须满足申请当年1月1日男性未满35周岁[1990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女性未满38周岁[1987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且未作为负责人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未入选过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申请人在同一年度内申请市基金项目(课题)数量不超过1项。有负责市基金在研项目的不能申报;有负责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或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等在研项目(课题)的不能申报;项目(课题)成员参加的市基金项目(课题)合计不得超过3项。申请人连续两年申请市基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未获资助暂停申请该类型项目1年。
申请人应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严重失信记录。个人科技信用报告可自行访问“北京市科技计划综合管理平台——在线服务系统”(https://mis.kw.beijing.gov.cn/)通过“个人登录”登录系统,点击“科技信用”栏目,即可查询和下载个人科技信用报告。
详细申请条件及须知见附件1。
三、申报方式
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申请人请仔细阅读申请通知和指南后通过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系统在线撰写申请书。系统登录地址如下:https://nsf.kw.beijing.gov.cn/bjnsfweb/
无系统账号的申请人可向科技处如下联系人申请开设(邮件或企业微信发送:身份证号+姓名+职称+所属部门)。
在线填报申请书提交所内截止时间:2025年9月5日17:00前(9月9日16:00系统申报提交截止;9月5日提交后在9月11日中午前单位审核过程中还可以往复退回修改)。
联系人:谭福涛
电话:82304273
附件:
0.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25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第二批联合基金项目及2026年度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储备)申请的通知(市基金办)
1.《2025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第二批联合基金项目及2026年度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储备)申请须知》
2.《2025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第二批联合基金项目指南》
3.《2026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指南》
附件:0.2025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第二批联合基金项目及2026年度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储备)申请的通知.docx
附件:1.《2025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第二批联合基金项目及2026年度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储备)申请须知》.docx
附件:3.《2026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指南》.docx
附件:2.《2025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第二批联合基金项目指南》.pdf
科技管理与成果处
2025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