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办 - 信息宣传

半导体研究所光纤传感团队助力2025年防灾减灾大会顺利召开

信息宣传 综合办 2025-05-26阅读量:

近日,在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的2025年防灾减灾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光电系统实验室光纤传感课题组协办光纤新技术研讨会暨第三届光波与地震波学术研讨会半导体研究所张文涛研究员担任研讨会共主席。因该团队在大会筹备、技术交流及推动行业发展等方面表现突出,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向半导体研究所致信感谢。

 图片 1.png 图片 2.png

1  感谢信

国家级平台支撑 十年深耕核心技术

作为隶属于光电子器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光纤传感组依托光纤加工超净间、传感器封装实验室等实验平台,长期聚焦光纤震磁传感、光纤物理海洋监测、分布式光纤传感、飞秒激光微结构加工等前沿领域研究。近十年来,团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等20余项科研项目,研发成果广泛应用于地震预警、海洋探测、轨道交通安全等领域。

 图片 3.png

2  飞秒激光微纳结构加工平台

从实验室到灾害一线:技术落地守护生命防线

在地震观测与地球物理研究领域,课题组攻克超深井耐高温高压的技术难题,成功自主研发深井光纤多参量观测传感器,并在广东雷州半岛深度超2000米的地球物理综合观测井中部署。该系统已连续稳定运行300余天,为华南及南海地区地球物理研究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

 图片 4.png

3  深井光纤多参量观测传感器

面向国家深海战略需求,团队研发的深渊级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在菲律宾海完成海底监测试验,在水深5700米海床铺设560米分布式光纤阵列,实现海底流-固界面微震扰动与底流变化的同步感知。该技术可精准捕捉海底滑坡前兆信号,为海上油气田、海底光缆等重大设施提供灾害预警,相关工作获央视新闻报道。

图片 5.png

图片 6.png

4  深渊级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深海海试及媒体报道

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团队创新性地融合千道级光纤振动传感阵列与深度学习算法,在深圳、广州等城市部分地铁线路构建光纤智能感知网络,对隧道上方地表施工入侵事件的识别准确率超过99%,有效保障了地铁隧道的运行安全。

 图片 7.png

5  地铁隧道内的光纤振动传感器

未来展望:向深海与深地拓展

下一步,团队将聚焦“海陆空”协同传感网络系统的研发,持续拓展技术应用边界,为构建海陆空一体化的灾害预警体系贡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