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上午,清华附中学院路学校近30名师生走进半导体所,通过科学技术公开课、实验室参观体验等方式,研学半导体科学知识,感悟科学家精神。
半导体所所务委员、科教融合办公室主任王智杰代表研究所对清华附中学院路学校师生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半导体所是我国首个从事半导体科学技术研究的国立科研机构,在我国半导体科技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作出了重要贡献。研究所积极履行科普“国家队”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公众科学日、参观研学等活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清华附中学院路学校承载着深厚的学术底蕴与教育使命,是海淀区首批新优质校之一。希望在座师生通过此次活动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会场播放了半导体所宣传片《传承·庚新·筑梦》,带师生们了解研究所六十余载砥砺奋进、勇攀高峰的发展历程。
半导体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雯受邀作《芯片是如何制作的?》科学技术公开课。芯片是什么?半导体是如何实现导电的?芯片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她结合初中生知识学习的特点,围绕学生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她指出,芯片制造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综合体现,希望在座学生们热爱科学、好好学习,长大后投身到半导体的研究和应用工作中去,为国家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随后,师生们走进实验室参观了研究所重大科技成果。你知道医学检测里“芯片”的奥秘吗?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展示了半导体微纳传感及智能检测机器人;原子是怎么被人“看见”的?半导体芯片物理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通过高分辨电镜揭秘量子材料的微观世界。光纤如何精准把握地球“心跳”和海洋“脉搏”?光电系统实验室展示了光纤技术在深海、深地、深空等国家重大需求中的应用。
此次活动由半导体所综合办公室主办。活动有助于拓宽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激励更多优秀学子投身半导体科学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