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办 - 信息宣传

弘扬王守觉院士科学创新精神暨人工智能交叉融合研讨会顺利召开

信息宣传 综合办 2025-08-29阅读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守觉先生是我国著名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学家、中国第一块集成电路的研制者、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之一。2025年恰逢王守觉院士诞辰100周年,为纪念他对科学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弘扬和传承他自力更生、一生求新的创新精神,研究探讨他在多个领域的学术思想对当今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背景下的启示与应用,8月22日,“弘扬王守觉院士科学创新精神暨人工智能交叉融合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以下简称“半导体所”)顺利举行。

王守觉院士的一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与科技发展同频共振:1958年,他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只锗合金扩散高频晶体管,为我国首台晶体管高速计算机“109乙机”的研制提供了核心器件支撑;1962年,他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只硅平面晶体管,为“两弹一星”功勋计算机“109丙机”提供了全部核心器件;1964年他率先在国内研制出第一块集成电路,1973年他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积木式图形发生器,为我国集成电路的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1990年,他前瞻性提出了“仿生模式识别”“高维空间形象几何算法”等人工智能原创理论,研制出我国首台神经计算机 “预言神一号”,实现了图像处理与人脸识别的硬件化突破。同时,作为卓越的教育家,他是中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培育了一大批活跃在科研一线的杰出科技人才。

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半导体所原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树深,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物理所研究员陈润生,半导体所学术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婉华,南开大学智能光子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祝宁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原所长叶甜春,深圳大学原校长谢维信,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原党委书记刘佩华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党委书记王源,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院长王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郑雪峰,半导体所领导班子成员所长谭平恒,党委书记、副所长冯仁国,副所长张韵,副所长薛春来,王守觉院士家属王义平以及合作单位代表、同事代表、学生代表以及半导体所科研骨干代表、干部职工等1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人工智能与高速电路实验室主任、王守觉人工智能与芯片攻关突击队队长曹晓东主持。

会上,李树深、谭平恒、郑婉华先后致辞,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并深情回顾了王守觉院士光辉的科研生涯,表示将以王守觉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楷模,坚定创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加快推进高水平半导体科技自立自强。冯仁国作《弘扬王守觉院士科学创新精神》专题报告。

会上还播放了《王守觉:百转千回为求新》专题纪念片,回顾了王守觉院士的生平与学术成就。

陈润生、祝宁华、叶甜春、谢维信、刘佩华等与会嘉宾分别发言回顾了王守觉先生的科学家精神和学术思想。王守觉先生生前同事代表、学生代表以及家属相继发言,回忆了与王守觉先生相处的点滴故事以及从中感受到的王守觉先生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

曹晓东作《人工智能与高速电路实验室发展历程与工作情况》专题汇报。该实验室发展于王守觉院士19世纪七十年代创建的新器件、新电路研究室,在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及硬件实现、视觉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实验室将继承和发扬以王守觉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精神,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继续聚焦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联合所内外优势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努力产出关键性、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

图片 3.png

李树深致辞

图片 1.png

谭平恒致辞

图片 2.png

郑婉华致辞

图片 5.png

冯仁国作报告

图片 7.png

陈润生发言

图片 4.png

祝宁华发言

图片 6.png

叶甜春发言

图片 9.png

谢维信发言

图片 11.png

刘佩华发言

图片 8.png

曹晓东汇报

图片 10.png

王守觉院士家属王义平发言

图片 12.png

会场

8月22日下午召开了学术研讨会,由郑婉华致辞、张韵主持。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位半导体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专题学术报告。

图片 13.png

郑婉华为学术研讨会致辞

图片 14.png

张韵主持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