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离退办 - 老龄生活

初识北京市朝阳区东风乡的文化名人——马荣孚

老龄生活 离退休办公室 2017-02-21阅读量:

 

马荣孚是半导体所一名普通退休职工,可在北京市朝阳区东风乡,他要算得上是一位文化名人。

1942年出生的马老师,个头不高,但两眼有神,声音洪亮,且快人快语、开口一片儿京腔儿。他身兼北京市言菊朋戏曲艺术研究会秘书长、步步高京剧队队长等,爱好广泛,为人侠义。在东升乡,上到街道书记、乡长,下至京剧队队友、街坊四邻,提起马荣孚都青眼有加,说这个老头不简单。一次,书记召集乡里负责人开办公会,碰巧马老师有事要找书记,书记当即休会接待,并和大家讲,马老师做了很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所以应该支持他。书记还几次跟马老师说,有事您就直接找我。

可马老师究竟做了什么,怎么就成了乡里小有名气的文化名人了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马老师家因城市建设发展搬迁,从市中心的鼓楼地区住到了朝阳区东风乡。他听当地人说这里曾有京剧大师言菊朋的墓葬,但已被毁,墓砖早都被村民拿去修猪圈了,但据传还有墓碑遗存。作为京剧爱好者,马老师觉得保护好这些遗迹对宣传京剧国粹,提升地方文化形象都有不可多得的特殊价值。于是他多次找到当时的领导和当地人士,甚至直接找到了北京市旅游局,希望能找到墓碑,几经周折,终于在各方面的支持下,于2013年9月,将埋在地下的大墓碑发掘出来,并得到妥善保护,以后有关方面还将作为文物安置在东风文化广场。此外,为考证言菊朋大师的准确去世时间,马老师自己还到国家图书馆用整整两天时间查阅了早年间的《新民报》,得到了权威的证据材料,解决了其说不一的问题。此事得到言家后人的高度认可。马老师还操持出版了《言菊朋唱腔全集》,此举当时在同类戏剧研究团体中属于首创。

 

担任东风地区步步高京剧队负责人后,他为剧队的发展尽心尽力,把个不知名的小群体发展成了票友圈里颇有名气、具有数十人规模的演出队。有一回,演出需要扁担、荆条簸箕等做道具,可四处遍寻不见,马老师就自己坐车到顺义杨镇,怀柔农家满处淘换。他还带领大家排练剧目、四处演出,广获好评。眼前的就有2017年春节,剧队参与录制了中央电视台的农视春晚;还受邀在北京著名的春节厂甸庙会连演,受到市民欢迎。他还曾带队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办言派票友专场演出,组织大家赴国外演出,以及到电视台演出。京城喜欢马老师老生戏的粉丝数百,联系他的京城票友千余位。

马老师还曾在附近一个小学兼任京剧普及艺术课老师,坚持一连数年每周到校讲课,该班小学生毕业汇报表演震动了学校老师家长,不少家长说,哎呦,没想到自己的孩子还能彩唱京剧,还演得这么好。更有孩子自此喜欢并开始学习京剧。该班有百分之八十考上了重点中学。

 这些,可都是咱马老师凭借爱好与热心义务完成的。

再说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成功,马老师非常高兴,觉得作为北京人,说什么也得为北京奥运做点贡献。于是从2003年刚退休起,他就定了个目标,学习导游专业知识,为自己能服务奥运创造条件。他找来导游考试的五大本教材,反复学习,演练,让老伴、孙子当游客陪他练习导游课程,最终虽比导游考试及格线差了几分,但组织者还是被他的精神以及对老北京生活景况的丰富了解还有北京味的口才折服,破格录取他为奥运志愿者,让他参加了北京奥运志愿者服务,了却了马老师的一段夙愿。北京电视台晨间看点栏目当年还为此给马老师拍了一个专题片并播放。他自己也为此写了一篇《我的奥运志愿者之路》。回顾那段时日,马老师还每每高兴不已。

 

 

 

 

故宫博物院,在大家眼里无疑是个高大上的地方,可咱们马老师也硬是凭着对传承中华文化的热心和知识积累,考上了义务工作者,还是个有着27个组员的组长,要知道,在马老师的小组里,可有7个研究生导师,并不乏名人之后呢。当然,马组长在某些专业知识方面,一直都是各位的学生。

 

 

 

 

 

马老师不仅倾心弘扬京剧文化艺术,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还对老北京市井文化,传统生活感兴趣,特别怀念并希望保留老北京的声音。为此他收藏了好几样老北京旧时常见的街巷什物。比如“唤头”——就是早年间走街串巷剃头师傅手里用来做广告的物件,走到哪儿,标志性的声音就传到哪儿。铜拨浪鼓——是小买卖人招揽买主用的物件,摇起来声音倍儿脆。惊闺——比较少见,这是专门收购古董文物和珠宝首饰的标配,声音独特。可别小看拿着惊闺的人,他们可是对周遭大户人家的经济境地、家底儿门儿清着呢……。

 

 

 

除了这些,马老师还有一好,就是养虫儿,看见没,大冬天的,马老师家里金钟、竹铃、铁蝈蝈……俱全,一会儿你唱,一会儿它吟,高兴了就合着来一曲。您能听得出?认得全么?

他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不必再象过去那样为生存劳碌奔忙,而是有了追求更高生活层次的条件和强烈需求,都想活得充实、自在、美好、有意义。这些就得靠丰富生活内容,提高文化修养,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蕴涵的真善美,积极地看待人生必然会遇到的许多东西。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积累所体现和传承的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既给我们提供了取用不尽的滋养,也需要我们去学习、享用和代代弘扬。

老话儿讲,夫唱妇随。马老师的老伴儿鄂师傅也是从半导体所退休的,比起马老师,鄂师傅好比绿叶,但马老师能为社会奉献余热,和鄂师傅的理解支持,老两口的恩爱有加分不开。

说起来,马老师的生活状态可算是自己乐享、子女乐得、旁人乐见的。也数得上是咱们这六百五十多离退休老同志里的一个挺接地气儿的代表。

怎么样,列位看到这儿,您是不是觉得咱们马老师还确实是有点文化名人的范儿呢?大家是不是从他的退休生活中看到点什么呢?

 

 

半导体研究所离退休办公室

                                 201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