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在宽带网络、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型业务及应用的驱动下,数据流量以每年提升60%的速度爆发式增长,而光电子器件的带宽容量每年仅增长10%左右。因此,数据流量的大幅增长对光电子器件在带宽、容量、成本及功耗等方面均提出了严峻挑战,全谱段、高速率、大容量和智能化的光通信网络迫切需要更高性能的集成化光电子器件。同时,目前的光子器件总体处于“单个晶体管”时代,迫切需要进行一场系统性变革,迎来集成化时代。而要使光子技术能够担负起和微电子技术类似的重任,必须依赖与集成电路类似的半导体光电子集成技术。
本专刊针对半导体光电子集成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瓶颈与挑战、机遇与趋势,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撰写综述论文、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技术评论文章等。欢迎业内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专刊主题
专刊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 半导体光电子集成基础理论与模拟仿真技术
▲ 半导体光电子集成材料生长与加工工艺技术
▲ 半导体光电子集成先进封装与测试技术
▲ 高性能III-V族半导体光电子集成器件(激光器、调制器与探测器等)
▲ III-V族半导体光电子单片集成技术
▲ 光电子混合集成技术(III-V 族材料、硅、氮化硅、玻璃材料等)
▲ 基于新材料的光电子混合集成技术(铌酸锂薄膜材料、二维材料、超材料等)
▲ 其他交叉研究方向与新兴应用技术(微波光子集成、生物光子集成等)
特邀主编:王圩 院士
王圩,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光电子学专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半导体物理专业。早期从事无位错硅单晶和Ⅲ-Ⅴ族化合物异质结液相外延研究,为我国砷化镓基激光器从液氮温度提高到室温工作做出了贡献。1979年开始从事长波长InGaAsP四元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和动态单频激光器研究。
代表性成果包括应变层多量子阱分布反馈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与电吸收调制单片集成、半导体可调谐激光器等。近十年来率领课题组开展了半导体激光器阵列、微波光子集成芯片、多波长锁模激光器集成芯片等规模化光子集成技术的研究。建立了InP基光子集成技术平台,培养了大批从事光电子芯片研发的人才,为我国光纤通信用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及其集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客座编辑
赵玲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邮箱:ljzhao@semi.ac.cn
姚建平院士,渥太华大学,邮箱:jpyao@uottawa.ca
黄卫平教授,山东大学,邮箱:wphuang_canada@hotmail.com
刘永教授,电子科技大学,邮箱:yongliu@uestc.edu.cn
Brent Little研究员,西安奇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邮箱:brent.little@qxptech.com
稿件要求
投稿方式
1. 在线提交:
https://mc03.manuscriptcentral.com/jos-iop
关键时间表日期

半导体学报公众号
微信号 : JournalOfSemicond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关注获得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