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科教融合网!
1956年,在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半导体科学技术被列为当时国家新技术四大紧急措施之一。为了创建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基地,国家于1960年9月6日在北京成立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以下简称“半导体所”),开启了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发展之路。
半导体所拥有两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国家光电子工艺中心、光电子器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半导体芯片物理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此外,还设有新质半导体激光重点学科与技术研究中心、纳米光电子实验室、人工智能与高速电路实验室、光电系统实验室、全固态光源实验室、宽禁带半导体研发中心、光电子工程中心、半导体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元器件检测中心。
半导体所现有职工700余名。其中科技人员约600余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8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高层次引进人才计划50余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其中黄昆院士荣获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半导体所高度重视国内外交流合作,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等签署了多个产学研合作学议,积极为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成绩显著,获得“北京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认定。以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投资,融合社会资本建立了多家高技术企业,并实施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初步形成产业化、商品化规模。
半导体所秉承“两个卓越”和“三个推动”的办所理念,奋斗不息,勇攀高峰,取得了快速发展,研究所现已发展成为集半导体物理、材料、器件研究及其系统集成应用于一体的国家级半导体科学技术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半导体所是国家首批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目前设有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博士后流动站;也是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之一。具有物理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同时具有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2个专业博士学位培养点,其中材料与化工为专业学位博士培养点。
半导体所拥有一支包括两院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级青年人才在内的老中青相结合及年龄、知识结构、学科分布合理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现有研究生导师216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29名。
半导体所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目前在学研究生近800人、博士后在站人员近80人。研究所实行研究生兼任研究助理的方式,为研究生提供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研究生可以直接参与研究所承担的重大课题项目及前沿研究与攻关,他们已经成为半导体所科研工作的生力军。研究所累计毕业300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博士后人员300余名。
研究所建有餐厅及博士生公寓、研究生公寓,为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一个安静、安全、卫生、方便的生活环境。为方便职工及研究生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所区内还建有健身房。
半导体所招收的研究生在读期间享受国家、中国科学院及研究所的各项奖助学金待遇。
热忱欢迎报考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